5月27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全州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热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通过的报告高屋建瓴、重点突出,全面总结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谱写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甘肃新篇章。近日,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思路举措,就如何贯彻落实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本报记者专访了州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海俊。
记者: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以“强科技”为首位的“四强”行动作为未来五年推动甘肃发展的主要抓手,请谈谈您对“强科技”的理解。
马海俊: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甘肃发展的宏伟蓝图,以“四强”行动为主要抓手,把“强科技”行动摆在首位,深度嵌入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吹响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强科技”就是要认清科技的核心地位、引领作用、强劲活力,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坚决有力,效果上明显见效,我们要坚决扛起“强科技”这面大旗,不辱使命,勇毅前行,争创佳绩。“强科技”就是要找准抓手,寻求突破,集聚各类资源,增强基础研究能力、科学发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专利孵化能力,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强科技”就是要立足州情、赋能发展,科技催生产业升级、科技守护绿水青山、科技打造健康生活、科技助推文化出新、科技破解发展难题,真正把科技创新的能量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记者: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坚定不移推进11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首要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那么州科技局将怎样担当作为,贯彻落实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的进程中贡献科技力量?
马海俊:
我们将精准聚焦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科技创新提出的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通过谋战略、优策略、聚合力、强推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组织力、攻坚力、支撑力,加快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创新发展道路。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深度挖掘现有发展潜能,组织进行精准研发;借助高精尖力量,邀请专家帮助研发;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接续研发,持之以恒,不见结果不放弃。我们要致力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对标全国市场需求,精准嫁接,让每项科技产品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特别要紧盯国内唯一的、特有的发明专利,打通关节,打破地域,通路搭桥,实现高端合作,解决“卡脖子”问题。我们要研究用好政策,摸清家底,梳理目录,做足功课,积极汇报争取中央引导资金、重大专项、鲁甘计划、重点研发、领军人才等项目,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力支撑。我们要发挥好科技的独特优势和职能,为企业纾困解难,分类分析研究,一个问题一个方案,通过政策引导、信息传递、专利订单质押、股权合作等措施和途径,切实解决我州企业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市场份额小、周转资金短缺等问题,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记者: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了“五个打造”的发展导向,围绕“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科创中心”,州科技局将怎样用实际行动展现临夏科技担当、临夏创新作为?
马海俊:
我们要借助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中兰白定临一小时核心经济圈发展机遇,立足临夏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探索尝试与兄弟市州联合攻关,积极争取省上在临夏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人才,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努力把临夏打造成为西北地区科创中心的重要节点城市。组建特色乳制品深加工产业创新联合体,以产业链增强创新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完善要素、协同创新、实现共赢。组建科技企业协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权益维护、抱团发展。增强园区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争取临夏经济开发区创建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积极申报科技产业孵化园项目,采取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快速地集聚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的项目、企业落户,利用网络及物理平台构建最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设定的路线图和州委、州政府战略部署,坚定信念,抢抓机遇,扬帆奋进,以科技创新之手点燃发展引擎,在临夏发展的新征程中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