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务服务网·东乡县
网站首页 领导之窗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魅力东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纲要
东乡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县发改局 日期:2018-01-16 浏览次数:29093

(书  面)

——2017年12月25日在东乡族自治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发改局局长  马文通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7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2017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州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州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紧扣州委“六抓”思路举措,突出“抓扶贫、强基础、优生态、育产业、谋福祉、促和谐”六大重点,按照建好一个新区(县城新区),打好两个攻坚战役(精准脱贫、禁毒整治),抓好三项重点工作(项目工作、产业培育、维护稳定),实现四个创新突破(生态旅游、教育卫生、民生改善、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主体责任落实)),推进五园开发建设(新区民俗风情园、达板工业经济园、唐汪杏花产业园、河滩绿色产业园、林家遗址彩陶园)的思路布局,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攻坚,重点突破,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根据当前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分析预测,预计到年底,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8.05亿元、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负增长55.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50万元、增长5.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606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增长11.2%。

今年以来,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按照“劳务餐饮做基础、畜牧产业为支撑、林果旅游创新路”的产业发展布局,大力推进富民产业倍增计划,全县推广全膜玉米33万亩,30万亩洋芋实现良种化,新建马铃薯贮藏窖470座。大力发展啤特果、大接杏、花椒、核桃等特色林果,全县栽植经济林2.78万亩,推广种植黑红枸杞3397亩,在董岭、大树、关卜等乡镇探索试种百合、藏红花、板蓝根等特色种植产业初见成效。新发展规模养殖场16家,累计达到127家,新发展养殖大户220户(累计达到4330户),新建暖棚2129座,全县羊饲养量达到160万只。通过省公航旅集团和广东甘肃商会共同发起的京东商城——东乡贡羊百万扶贫众筹活动,筹措落实扶贫资金100万元,打响叫亮了东乡羊品牌。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开展劳务技能培训3673人,劳务培训2.83万人,输转劳务6.9万人次,实现劳务创收11亿元。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撑作用,通过精准扶贫贷款、世行贷款、妇小贷、村级产业发展互助金投放贷款9.97亿元,切实解决了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着眼助农增收,注重创新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东乡美食餐饮业的实施意见》,通过协会引领、带薪培训、信贷政策支持,在省外筹建东乡美食餐饮业协会17个,发展餐饮实体700家,发放扶持贷款1443万元。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积极筹措资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衔接省公航旅集团注资2亿元在东乡县成立了公航旅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东乡旅游文化开发项目正式启动。全县旅游接待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6亿元。

二、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立落实项目责任制和项目管理工作台账,千方百计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和落实力度,全县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狠抓项目实施。今年全县共列500万元以上项目75项,总投资60.4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1项、投资31.12亿元,新建项目54项、投资29.32亿元。截至目前,续建项目中,除折红二级公路因规划调整而未能完工外,其他20个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当年完成投资4.28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中,投资2.54亿元的唐汪至达板二级公路等38个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06亿元。投资9978万元的东乡县中部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等5个项目正在组织招标或签订施工合同;投资3000万元的生命安全监控系统等2个项目初步设计已批复;投资2000万元的重点集镇垃圾焚烧站等4个项目正在编制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剩余5个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二是狠抓项目争取。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申报力度,积极开展2017—2018年重点项目争取工作,规划筛选重点争取项目86项,规划总投资93.67亿元。截至目前,投资1.17亿元的东乡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刘家峡水库护岸生态治理工程等4个项目可研已批复,投资1.52亿元的布楞沟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巴谢河坪庄沟防洪治理等5个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投资8.73亿元的洮河东乡段防洪治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程等14个项目已上报项目规划,投资34.06亿元的锁南至河滩快速通道、民族博物馆等20个项目完成可研编制,投资48.19亿元的唐汪洮河大桥、县中医院等43个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三是狠抓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紧盯签约项目,加大协调力度,强化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到位率。今年实施招商引资续建项目4项,总投资9.7亿元,当年到位2.03亿元,项目进展良好;在今年兰洽会上签约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4个,总投资5.05亿元,已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到位资金3.54亿元。

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统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抢抓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板块。县城建设方面,坚持治理与开发并重,结合县城三版规划,继续推进以民族商贸、东乡美食、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特色农家乐等为主要内容的县城新区开发,目前,土地整治工程已基本完成,县城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主体已建成,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一期)主体封顶,民达国际饭店、伊哈池小学和鹭岛幼儿园项目正在主体施工,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二期)已进场施工,新区综合管廊、市政道路、集中供热工程等项目完成可研编制,清真食品一条街、民俗用品一条街、综合市场等其他项目正在与投资方洽谈开展前期工作。达板经济园区方面,按照“打造融入兰州都市圈的战略节点”的发展定位,充分依托开发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便利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不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截至目前,达板高级中学已全面建成,唐汪至达板二级公路正在路基施工,达板镇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达板镇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站施工图正在审查,达板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编制可研。河滩绿色产业园方面,按照“山水特色城镇,旅游度假胜地”的定位和建成“全州区域经济中心的重要板块、融入兰州都市圈的重要节点、沿黄经济快速通道”的发展目标,编制完成了《河滩镇田园综合体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河滩镇天然气利用工程、河滩镇棚户区改造和河滩镇污水处理厂进展顺利,河滩镇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站施工图正在审查。唐汪杏花园方面,按照“陇上杏花第一村”的定位,以旅游开发为重点,编制完成了《唐汪镇文旅特色小镇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硬化杏园道路7.8公里,修建观景台3处,配套建设3A级旅游公厕4座、停车带60多处,设立旅游宣传栏和道路指示牌100块,有力提升了旅游层次和水平,成功举办了唐汪杏花旅游节和唐汪杏子采摘节等活动,共接待各类游客11.8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890万元。

四、民生问题有效解决,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脱贫小康进程的关键环节,围绕群众吃水、行路、住房、社会保障和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着力破解制约群众发展的民生难题。在8个乡镇的23个村实施人饮入户工程,埋设人饮管网211公里,解决了1570户8000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硬化村社道路27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862盏,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7公里,改造农村危桥5座,有效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实施棚户区改造640套,农村危旧房改造3407户,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569户,有力改善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新建调蓄水池5座、1.62万立方米,维修改造水利设施15处,整理土地4.2万亩,高标准机修梯田3.35万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狠抓造林绿化生态建设,全县完成生态造林3.22万亩,退耕还草2万亩,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114名护林员,落实补助资金91.2万元。同时,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通过“一折统”落实惠民资金27项、2.96亿元。

五、社会事业协调共进,民生保障坚实有力。进一步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投资7849万元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幼儿园68所。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8.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74.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5.2%,高考本科上线328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狠抓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全面落实人口计生服务各项政策措施,投资687万元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4所,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26.5万人,参合率98.6%,累计报销75.5万人(次)、1.33亿元,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注重农村低保和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对接,扎实开展农村低保精准认定工作,对全县农村低保“推倒重来”、精准认定、提高标准,实现对特困供养对象的“兜底保障”。不断夯实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31万元的果园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投资700万元的龙泉敬老院正在编制初步设计。注重村级阵地建设,投资5285万元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205个、村办公场所46个,并配套了文化器材,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机关文化、校园文化、廉政文化等全面加强,电信、科技、档案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018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公共财政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州下达指标以内。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壮大富民产业,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聚焦一号工程,围绕2018年整体脱贫的乡、贫困村以及非贫困村2.94万人的脱贫目标,全力做好扶贫产业培育工作,确保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持续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富民产业发展的决定》,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全膜玉米各3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5万吨以上,稳步扩大百和、藏红花、板蓝根等特色种植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000亩以上,不断增加群众收益。进一步培育壮大羊产业,力争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2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80户以上,羊饲养总量达到170万只以上。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和输转力度,全年完成技能培训7000人以上,引导性培训3万人以上,输转劳务6.9万人(次),实现劳务创收11.5亿元。着力培育壮大东乡美食餐饮业,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扶持,争取新发展东乡美食餐饮店500家,实现创收1.5亿元以上。加大旅游产业培育力度,加快沿河沿库旅游开发步伐,重点发展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体验等乡村旅游,争取全年接待游客28万人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

二、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不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有效抓手,全力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和实施力度,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以“十三五”规划为统揽,抢抓国家出台《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的重大政策机遇,紧盯脱贫攻坚,精心谋划论证一批投资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政策扶持层面,纳入省、州规划实施范围。跟踪落实县城新区雨水管网、污水管网、五家乡尹家村道路工程等已申报的项目,争取早日落地建设,发挥效益。同时,积极争取总投资117.59亿元的董岭祁家大桥至广河三甲集二级公路、洮河东乡县段治理工程、春台周家至尕西塬公路、中医院等92个重点项目,确保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的计划盘子,得到更多资金支持。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73项,总投资57.8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2项,总投资28.68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51项,总投资29.16亿元。认真抓好锁蒿路改造工程、民达国际饭店等22个续建项目的推进实施。狠抓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确保列入计划的锁南至河滩公路、荒山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中部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县城新区市政道路等51个计划新开工项目争取全部按计划开工建设。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国内、省内企业及民间资本投资,着力引进一批生产型、财源型大项目、好项目,全年争取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5个以上,签约资金达到25亿元,力争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四是强化项目管理服务。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严格落实项目“五制”和“五个一”包抓责任制,进一步规范项目运行程序。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发改、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协调,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环评等要素保障,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努力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确保重大项目按序推进。

三、全力优化发展布局,不断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和园区建设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功能,规范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品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县城新区开发进度,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县城绿化美化工程,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不断优化达板园区投资环境,重点扶持兰亚铝业、恒力电缆等企业循环化改造升级和规模质量提升工程,力争3至4家生产型、财源型大企业落户园区。继续完善河滩绿色产业园生活服务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河滩镇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处理项目,重点跟进落实沿库区群山风景区建设项目,力争绿色产业园和沿库沿河开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入推进唐汪杏花产业园建设,开发特色小镇、丹霞地貌、红塔寺等观光景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全力打造陇上杏花第一村。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示范创建工作,实施好美丽乡村和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和唐汪镇马巷村、河滩镇大塬村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积极推进那勒寺、汪集、百和、龙泉等重点集镇道路改造、雨污排水、环卫垃圾、市场建设等基础规划项目,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城乡面貌。

四、全力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突出解决好群众吃水、行路、住房等困难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面加快入户延伸工程实施进度的基础上,大力争取扬黄济东工程,着力解决农村饮水难题。加大重点区域道路的实施和争取力度,抓好锁蒿路、唐达路等项目实施的同时,争取实施祁三路、锁河路、老牟路、龙考路及420公里村社道路硬化工程,有效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实施棚户区改造200套,易地搬迁2507户,农村危房改造6503户,着力解决群众住房难题。抢抓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全力争取国家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资金,深入推进“2215”生态工程,大力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面山绿化和绿色通道等项目,完成生态造林1.25万亩,防护林、水保林1.8万亩,新建绿色通道110公里,从建档立卡户中选聘护林员170名。切实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完成渠道衬砌52公里,配套田间道路86公里,新修梯田2.6万亩,新增治理面积36平方公里,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五、全力推动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推进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争取立项建设片区中心学校寄宿制学校和教师周转房项目,实施16个薄弱学校改造和108所行政村幼儿园,实现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力争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8.5%以上。大力推进城乡医保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全面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董岭、五家等4个乡镇卫生院、关卜、柳树等8所职工周转房以及龙泉荒山、那勒寺祖祖等10个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提升计生服务水平,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规范落实城乡低保等各项惠民政策,全力抓好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工作,健全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认真谋划,积极落实,全面完成省列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村级文化广场配套设施,新建村办公场所50处,抓好乡村舞台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六、全力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内在发展动力。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政务公开工作,积极承接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强化行政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较快发展。深入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继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人事薪酬、医保支付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激活民间投资活力。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统筹推进非公经济发展、农村土地流转、金融创新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坚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只要我们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东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东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东乡族自治县锁南镇东西大街78号  邮箱:dxxzfxxs@sina.com
甘公网安备 62292602000102号    陇ICP备12000508号-1    网站标识码:6229260002
    技术支持:天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