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条:扎实推进园林城市(县城)建设,加强城市绿化带日常修剪养护管理,及时补植枯死花卉树木,做到植好、剪好、护好,形成长效管理养护机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打造绿色美丽园林城市,加快国家级、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创建步伐,永靖县、康乐县、临夏市争取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其余五个县争创省级园林县城。
解读:创建园林城市(县城)是推进城市(县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园林城市(县城)的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园林城市(县城)的创建,一方面能够促进城市(县城)综合公园、广场、游园、主次干道、庭院小区的大规模绿化建设,增加城市(县城)的总体绿量,均衡城市(县城)的绿地布局;另一方面通过创建可以促进城市(县城)供水、供热、供气、市政道路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承载功能的完善,提升城市(县城)容貌的整治、综合管理水平。总之,通过园林城市(县城)创建,可以有效的优化城市(县城)空间布局,改善城市(县城)人居环境,对推动城市(县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创建园林城市(县城)要根据各县市地域、历史、文化、自然、经济等因素,突出特色、风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的城市园林风貌。
一是在规划上做文章,做到“规划见绿”,编制各县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1-2025)》,合理确定绿化用地布局和规模,明确规划近期、远期建设目标,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相互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科学确定绿化方案,做到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圈相衔接,更好地适应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需要。要保证绿地布局的合理性,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城市各类绿地,做到合理布局,均匀分布。
二是在规模上做文章,完善绿地体系。打造绿化精品,突出“点”的精美,要结合功能定位和景点特色,加大对城市(县城)广场、公园、游园绿化,规划建设绿色精品工程。完善绿色走廊,突出“线”的特色,加大城区道路绿化,做到植物品种多样化,配置立体化,力求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加强绿色庭院建设,突出“面”的多样性,以树木、花卉、草坪为主,亭台水榭为辅,推动“园林式”“花园式”居住小区建设。构筑绿色屏障,突出“圈”的生态性。做足城市(县城)内外山体、水系文章,绿化荒山,构筑县城绿色屏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环境。
三是在管理养护上做文章,提高绿化效益。坚持建、管、养并重,打破传统的养护模式,建立绿化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做到建一块地、活一片绿、成一个景。大型公共绿地、道路绿化要由专业队伍养护管理,保证养护质量。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深入开展古树名木调查,健全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档案,加强养护管理,严禁各种破坏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的行为,保证古树名木保护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