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抓脱贫攻坚,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全州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03.5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3亿元,同比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8.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5.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376元,同比增长7.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512元,同比增长10.2%,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一、全州经济运行特点
(一)生产总值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拉动明显。
2019年,全州完成生产总值303.5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6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8.6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04.3亿元,同比增长6.2%。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0.6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4.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66.8%,对经济贡献率达69.7%,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全年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5.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增长2.3%。粮经饲结构比为77.4:21.9:0.7,经济作物、饲料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分别比上年上升1.8和0.4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总产量68.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蔬菜产量下降0.3%,中药材产量增长8.1%,园林水果产量增长21.8%。全年肉类总产量5.6万吨,比上年增长3.7%。牛存栏增长11.8%,出栏增长8.8%;羊存栏增长8.6%,出栏增长5.0%;家禽存栏增长5.3%,出栏增长11.4%;猪存栏下降5.8%,出栏下降4.2%。
(三)工业生产稳步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回缩。
全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3.5亿元,下降11.2%,重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增长9.9%。分企业类型看,中央企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5.0%,地方企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6.7%。全年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工业增加值6.2亿元,比上年下降0.4%。
(四)固定资产投资回升向好,工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全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6%,增速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下降2.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0.5%。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8.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0.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7.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3%。全年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32.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7.7%。
(五)市场销售稳中有升,出口快速增长。
全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8%。批发业零售额增长6.9%,零售业零售额增长7.8%,住宿业零售额增长8.1%,餐饮业零售额增长9.2%。全年进出口总值8148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全部为出口总值。
(六)财政收支运行平稳,金融存贷稳步增长。
全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考虑政策性减税因素,同口径增长13.6%。其中,税收收入11.5亿元,增长0.1%;非税收入4.9亿元,增长2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5.6亿元,增长9.2%。其中,教育、社保等11类民生支出221.7亿元,增长8.0%;八项支出158.8亿元,同口径增长6.6%。年末全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3亿元,增长5.3%。
(七)交通运输保持平稳,客货运输同步增长。
全年全州公路客运量3938万人次,比上年5.0%;客运周转量28亿人公里,增长10%。公路货运量2106万吨,增长8.0%;货运周转量32.6亿吨公里,增长10%。
(八)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畜肉价格涨幅较大。
全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6.9%,居住类上涨1.9%,医疗保健类上涨2.4%,衣着类下降0.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5%。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畜肉价格上涨24.6%,鲜果价格上涨19.9%,鲜菜价格上涨8.8%,粮食价格上涨1.2%,蛋类价格上涨3.7%,水产品价格下降2.7%。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环比上涨0.6%。
(九)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全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76元,比上年增长7.4%,增速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全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2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3.0,比上年缩小0.08。
(十)十大生态产业较快增长,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63.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增速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20.8%,比重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体现绿色发展的循环农业增加值24.16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24.2亿元,清洁能源生产9.94亿元,占全州GDP的比重达19.3%。
(十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率继续提高。
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07.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5.5‰;人口死亡率为7.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1‰。城镇常住人口77.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7万人;城镇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37.04%,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总值:一是农业生产增长缓慢,全年增速为4.8%,拉动GDP增长0.65个百分点,贡献率10.9%。二是全州规上工业增速从去年25.7%下滑到今年7.3%,规下工业本身后劲不足,全年增速只有0.6%,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全州工业增长缓慢,全年工业增速为4.7%,拉动GDP增长只有0.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8.6%。三是临夏市建筑业下降3.06%,广河县建筑业下降4.96%,对全州建筑业有一定影响。四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7.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下降4.2个百分点、劳动报酬下降3.8个百分点,导致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增加值下降18%,下拉GDP增长0.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5%;其他房地产经营业增加值下降8.6%,下拉GDP0.0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0.4%。五是全州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3.7%,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贡献率20%,对生产总值上拉作用不明显。
(二)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大项目支撑不足,完成的投资量小。存在大项目个数少,投资量少的问题,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全州在库的亿元以上项目7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29个,完成投资71.6亿元,同比下降5.08%。比去年同期的75.5亿元减少3.8亿元。二是新开工项目开工不足。在年初公示的计划开工的项目中仍有部分项目未开工,2019年全州新开工项目入库337个,总投资359.45亿元。三是部分项目资金拨付不到位。部分项目由于资金拨付不到位,虽然形成了实际建设量和投资量,但由于没有财务支付凭证或资金拨付不到位、支付凭证不齐全等原因,没及时入库,导致部分项目无法上报统计数据。四是各县市发展不平衡。全州8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增长的有6个县,分别是和政县(8.14%)、东乡县(8.79%)、永靖县(13.33%)、康乐县(3.94%)、是广河县(8.79%)、积石山县(37.85%);下降的有2个县,分别是临夏市(-3.52%)、临夏县(-25.09%)。由于临夏市、临夏县上年同期基数大分别为临夏市(28.21亿元)、临夏县(27.74亿元),增速下降对全州投资增幅下拉较大。
(三)规上工业:一是工业行业结构单一。电力行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近60%,电力行业增速决定全州规上工业的速度,四季度电力行业的下降直接导致规上工业持续下滑。二是规上工业培育力度不够。全州现有规上工业企业41户,数量少、规模小,而且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足,规下企业培育入库力度不够,2019年底无新增入库企业,规上经济增长潜力不足。三是受大环境影响,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下滑。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效益明显下降,出口企业生产持续下滑,工业企业普遍存在产品销售下滑,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快速增长。
三、对策建议
(一)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1、调整种植业结构。调运小麦、玉米、洋芋、蚕豆等农作物的优良品种,增加中药材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2、做好畜禽补栏和防疫工作。加大规模养殖、大场大户标准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和奖补力度;强化畜牧业防疫工作,促使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
3、积极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兴办农业合作社,带动农业发展。
4、加大农业技术服务力度。鼓励农业技术人才下基层,加大对农业经营人员的培训力度,解决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服务。
(二)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1、充分发挥企业扶持政策。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包抓企业制和“一企一策”帮扶措施,继续深入企业,全面了解情况,认真做好企业纾困和积案化解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全方位扶持企业扩大生产,挖潜力、增产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全力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和生产保障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好煤、电、油、气、运等主要生产要素供给。
2、持续抓好企业培育入库工作。对招商引资引进的新工业企业加快各项建设力度,争取年内建成并投产,达到规模的企业要积极申请入库,创造新的工业增长支撑点;进一步出台扶持各种新入库企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成长性较好的工业企业重点进行培育和扶持。
3、因地制宜促进停产减产企业复产增产。对因安全和环保问题停产的企业,跟进企业加快整改进度,促其尽早投产复产。对因产品滞销、库存加大、资金困难等因素造成生产严重下滑的企业,全面摸清导致生产下降的原因,帮助企业尽快实现稳产增产。
4、开展全州经济开发区工业企业生产提升行动。要对全州各个经济开发区工业企业督促开展一次生产和销售提升行动,加快工业企业生产力度,并通过网络、电商、展览会等渠道,做好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做到促销售,保增长,遏制规上工业增速持续下滑的态势。
5、进一步加大工业项目谋划力度。围绕全州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良环境,谋划、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对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企业提档、产业提速。
(三)全力抓好项目建设。
1、各项目主管部门要积极协作,形成合力抓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发改、交通、住建、水务等相关单位要形成合力,全力以赴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对2019年计划开工但实际未开工的项目,抓紧办理相关手续,确保今年开工建设。
2、抓紧组织项目入库和数据上报。一是州县两级要对各县市上报的准备入库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做到开工一个、入库一个、报数一个、销号一个;二是要做到5000万元以下项目开工后边入库边报数;三是各项目主管单位和各县市加大筹措资金力度,对资金拨付不到位项目限时拨付资金,出具财务支付凭证,使这些项目已有的投资量形成上报数据。
3、紧盯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一是积极做好与项目建设单位对接工作,确保东乡达板沿洮河经济带开发、临大高速等大项目按计划建设进度足额报数;紧盯兰合铁路重新开工建设情况,一旦开工建设,积极协调项目单位及时报数;二是紧盯今年计划新开工的临夏市北山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安家嘴至临夏一级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前期进展,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4、加大建筑业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各县市,尤其是建筑业产值下降的县市,要积极做好建筑业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帮助企业查找问题,解决企业存在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从根本上解决数据下滑的问题。
(四)促进第三产业提质增效。
1、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监测力度。针对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下降的态势,各县市和业务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导房地产企业加快商品房去库存、促销售,各县市还要从外围想办法找措施刺激房地产发展。
2、加大对现有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一是对现有5户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制定“一企一策”,认真做好企业纾困和积案化解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营利性服务业的正常增长;二是各县市要积极培育新的服务业企业入库,争取做到每个县市至少有1户规上服务业企业。
3、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促进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一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实现每个村或社区都有幼儿园的目标,中小学要购置相应设备,改善办公条件;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增加就业人数;三是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对参加疫情防控的人员落实相关补助和奖励;四是改善基层环境卫生基础条件,配备相应人员及设备;五是及时足额发放干部职工工资及补贴、冿贴,做到应支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