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北京,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了我们,这是我做梦也没想到的!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去北京参加颁奖仪式,我当时有点吃惊。我只是踏踏实实做事,做了一个普通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真是感觉受之有愧。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句话,我都听得真切。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激励大家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以善小而不为。今后我要一如既往地把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好好传承下去……”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我州农民崔延科激动地告诉记者。
近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揭晓,共授予54名同志“全国道德模范”和265名同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称号。永靖县刘家峡镇红柳村农民崔延科荣获道德模范提名奖,这是我州首位获此殊荣的先进典范。
崔延科是永靖县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是当地为数不多的致富带头人,他和许许多多致富能人一样经历过缺衣少食的困难生活,经历过企业发展的坎坷遭遇,也经历过人生风风雨雨的磨难。由于生活的历练,打小就养成了他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优秀品质。他已先后荣获永靖县第二届、临夏州第二届、甘肃省第三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他关键时刻挻身而出,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激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多年来始终抱着“活着拼命干,死也不遗憾”的信念,无私做奉献,真情为他人;他积极创新思路,带领乡亲们走科技致富之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当他人有困难、遇到危险时,崔延科总是慷慨解囊、挺身而出,不图名,不求报酬,真心实意地帮助邻里,救助身处险境的人,用自己的善行义举弘扬着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社会正气,赢得了左邻右舍、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09年6月27日的上午,一辆载着12名游人、从兰州开往刘家峡的小型客车在刘家峡镇红柳村段不慎与迎面疾驰而来的大货车相撞,造成前排就座的一位老人重伤,多人昏迷不醒,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崔延科恰好开车路过事发地,见此情景,他立即下车,一人将重伤的老人抬上车,急速送往县医院,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到医院后,崔延科一方面送重伤老人到急诊抢救,一方面交押金、办住院手续。随后,其余11名伤员也被急救车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因该老人伤势过重,县医院无力抢救,又被火速送往省医院,令人遗憾的是该老人在转往省医院的途中不幸去世。事后其家属曾多次表示要感谢临危救难的好心人,都被崔延科婉言谢绝。
同年8月的一天,兰炼二中毕业的两名高考学生,骑自行车前来刘家峡游玩,当行驶到一处下坡处时,两人因不熟悉地形不慎侧翻到边沟中造成重伤。崔延科得知后,及时驾车将受伤学生送到县医院救治,并代交了3000元的押金,之后还帮助受伤学生转入兰州陆军医院,不久便恢复了健康。
2010年6月,东乡县河滩镇韩某因乘船与人发生争执,造成头部受伤,崔延科在自家的保健站为其治疗一星期,承担费用200余元,还给了韩某300元车船费。像这样见义勇为的事,崔延科不知做了多少,他却从不为名,不求报酬。
崔延科觉得人活着要有一种境界,要多做好事、争当好人,人生才更有意义,这是他的人生观
崔延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壮举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他生活点滴的延续。45岁的崔海曼家住红柳村三社,家中有6口人,是村上的贫困户。崔海曼是家中的顶梁柱,但在不久前,他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被医生告知患有尿毒症。这一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彻底打碎了这家人的致富梦,病魔也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变得家徒四壁。崔延科刚从北京领奖回来,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也很焦虑,他深知治疗尿毒症需要的治疗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在深思熟虑之后,他找到平时也喜欢助人为乐的村委委员崔银泉,两人经过商议,崔银泉拿出了1万元,崔延科拿出了6千元,并积极倡导村上的企业为崔海曼捐款5.2万元,给崔海曼筹集了6.8万元的透析费用。同村群众崔香菊家境贫寒,孩子得病住进了兰州陆军医院,崔延科得知后慷慨解囊,捐助3000元帮助治疗,并倡议组织乡亲、企业界人士捐款多达5.2万元,帮助崔香菊一家渡过了难关……多年来,崔延科已累计救助贫困户24户,捐助资金达7万元。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救灾活动,为四川汶川地震捐款8000元,为青海玉树地震捐款3000元,为舟曲泥石流捐款2000元,交纳特殊党费1500元,竭尽所能为灾区献爱心。
崔延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时代篇章。他的事迹经过新闻媒体报道后,永靖县广大干部群众被深深感动,对他见义勇为和助人为乐的行为表示深深的钦佩。一名群众告诉记者:“我虽然不认识崔延科这个人,但听说过他多次救人的善举,也看过有关崔延科的报道,他能一次又一次在他人生命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不图回报,伸手援救,真是了不起的举动,这种精神品质很令人感动,这不仅是永靖的骄傲,也是整个社会的财富。”
“救人于危难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我做得还不够。”采访中,他却淡淡地说。
如今,载誉荣归的崔延科,面对记者,他感慨地说道:“这次去北京,我感触很多。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道德模范们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虽然我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但与其他道德模范相比,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普通,觉得自己只做了一点点。今后,我要用自己的善行义举弘扬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社会正气,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一起,把‘道德模范’的光芒照射得更远……”(刘刚林 孔维元)
上一篇:奉献的“美好”——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下一篇:感人事迹传递正能量——岷县漳县地震暨陇东南暴洪抢险先进事迹陇南报告会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