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东乡县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马怀华
青春是爱做梦的季节,马怀华像很多女孩子一样,一直梦想做一名“白衣天使”。1999年,她从临夏州卫生学校毕业后,来到临夏县尹集中心卫生院上班,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勤奋好学的马怀华边干边学,努力积累和丰富知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2010年,她被分配到东乡县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至此,她的人生路迈开了一大步。
现在,马怀华是东乡县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曾与她同读卫校的同学对她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说她幸运。其实,只有马怀华深知,人生旅途上的每一次跨越,追求理想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她始终坚信的一句座右铭是:成功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1979年,马怀华出生在临夏县尹集镇马九川村一个普通的农家,没有可仰仗的家庭,她从小就养成了好强的性格,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1999年从临夏州卫校毕业后,她到州人民医院妇产、小儿科实习了两年。2003年她到临夏县尹集中心卫生院工作,在这里她度过了难忘的8年时光。2007年,马怀华报考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取得了大专学历。有了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资格证,标志着马怀华正式成为了一名医生,从此有了看病的处方权,这让马怀华兴奋不已。
2009年,马怀华从尹集镇来到州中医院,学习B超和心电图技术。就在这一年,甘肃省卫生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执业医师,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马怀华报了名,参加了省上的笔试和面试。转眼到了2010年,7月的一天,马怀华从甘肃省卫生网公布的录用名单里惊喜地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她被录取了!
接到省卫生厅聘用通知书后,马怀华等5名聘用人员被分配到东乡县。2011年1月,她来到东乡县。当时人生地不熟,工作条件简陋。记得第一次走进县卫生局局长的办公室,门开着,冷风嗖嗖窜进来,她尝试关门,可有一条缝始终关不严,局长笑着对马怀华说:“到了冬天,这门就关不紧。快坐下吧。”
马怀华坐了下来,心里却在想:“东乡工作条件这么简陋,今后我能不能待下去?”时任县卫生局长马韶华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你们是省上招聘的医生,我们东乡县穷,医疗卫生条件艰苦,非常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局长热情的一席话,让马怀华心里热乎乎的。
按招聘定向分配规定,她们将会分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考虑到她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根据每人所学的专业和特长,县卫生局尽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如家住定西地区临洮县的边丽萍,就被分到那勒寺卫生院工作,因为在那里上班离家较近。马怀华家住临夏市,于是分到了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时和马怀华共事的只有6名医护人员,服务中心位于租来的二层楼里,实用面积仅有300多平方米,医疗设施简陋,每天来这里看病的人寥寥无几。这样冷清的场景,有些出乎马怀华的意外。当时县卫生局分配马怀华到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就是希望她把卫生服务中心办好。肩负着这份使命,马怀华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知人善任,各尽所长。县上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这让马怀华树立起了自信心,有了工作的热情和干劲。“我在东乡工作三年多,深深感受到了东乡人的淳朴和善良。正是他们的鼓励,让我打消了陌生感,喜欢在这里工作。”起初打退堂鼓的念头,转眼就被工作的成就感所代替。说起来到东乡之初的经历,马怀华记忆犹新。
对于马怀华来说,工作就像是白手起家。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马怀华在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乡亲们来看病讲的是东乡语,初来乍到的马怀华一句也听不懂,只好叫来中心的一位东乡族同事做翻译。为了尽快掌握东乡语,好强的马怀华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东乡语。现在,她虽然还没学会说东乡语,但已能全部听懂了。她说:“大家时时处处帮助我,使我克服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认可我这个外地人,我感到特别知足。”
2011年,马怀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被任命为中心主任。县上用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的工作环境,让马怀华倍感知遇之恩;而组织的关心,让马怀华和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彼此高度融合,一起前进。
短短两年时间,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马怀华的辛勤努力下,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因为“服务好、医生热情”,得到群众普遍认可和称赞,在县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现在前来就诊的群众很多。
2013年底,东乡县城重建后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新址,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宽敞,而且增添了新的医疗设备和器材,增设了原先因地点狭窄未能开展的业务。中心一楼开设门诊、药房、公共卫生防疫科、老人孕产妇健康体检站,二楼是住院部。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后,马怀华积极向县上争取,新添置了B超、心电图、制氧机、煎药机等医疗设备。目前,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开展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等医疗检查。由于中医理疗业务深受社区群众欢迎,中心根据需要,还开设了中医理疗科。
马怀华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家,工作兢兢业业,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各项业务开展得井井有条。随着业务量的增多,中心新招聘了10个临时工,现在中心有28名医护人员。在创业、创新理念的带动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事业蒸蒸日上。
“东乡族群众朴实、善良,在这里工作,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和快乐。”马怀华感慨地说道。马怀华视患者为亲人,有些年龄大的老人视力不好,腿脚不方便,无论家远家近,马怀华都会背着医药箱上门服务。对社区定点服务的100多名五保户以及福利院、敬老院的老人,她都仔细做好书面资料。到居民家上门服务时,群众为她倒上一杯热茶,说着感谢的话,让马怀华感受到了身为“白衣天使”的神圣。她说:“看到乡亲们这么信任、尊重、需要我们,即使再苦再累,我的心里也是甜的。”
锁南镇有10个村,居住分散,路程最远的团结村、乔文村地处偏远山区,山大沟深,村民进出靠徒步行走,遇到下雨、下雪天,山路泥泞难行,单程就需步行一个小时。按常规,每个季度要进村入户开展一次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每个月入户开展一次儿童体检。马怀华和同事的背着医药箱和器械风雨无阻,给村民上门服务,往返在锁南的山路上。
认准目标坚持走下去,马怀华凭着韧性,立足平凡岗位上,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并把自己锻炼成了一名全职医生。“我最感动的是,在我感到迷惘的时候,是宽厚的东乡敞开大门接纳了我,实现了我的青春理想。今后我要努力工作,回报东乡人民的知遇和养育之恩。”(幸福)
上一篇:爱的坚守------- 东乡县农村妇女周百来开13年用柔情和爱心孝老爱亲 下一篇: 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中华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