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第一批“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东乡县民族博物馆入选其中。
东乡县民族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位于东乡自治县文化广场北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内设《历史文物》、《古动物化石》、《民俗文化》、《清代居民》、《民族服饰》展厅,2018年新增了《东乡县灾后重建陈列馆》。馆内珍藏以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为主的玉器、石器、化石等各类文物686件,其中珍贵文物93件(包含二级文物21件,三级文物72件),一般文物593件。其中,林家遗址出土的青铜铸器“中华第一刀”,将我国的铜制冶炼史提前了千余年。下王家遗址证明了早在15000年前东乡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填补了临夏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
东乡县民族博物馆的所有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年内接待参观人数达10.8万人次以上,共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其中包括外国友人420人,专家学者1020余人次,港澳台同胞80余人次。自2017年至今,共计开展了“流动博物馆”四进活动82次,使文物走进大众,将文化展现给群众,让外界各族群众更多的了解到了东乡族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博物馆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类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48次,主要包括“点滴付出,汇成蓝色未来”、“一年清明,一份缅怀”、“我和彩陶有个约定”、“我是小小修复师”、“博物馆里的小陶家”等活动,特别是“小小讲解员”招募培训暨比赛活动已形成“品牌”,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东乡县民族博物馆对学生们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让博物馆成为学生们探索历史,了解文化的“第二课堂”。
博物馆是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窗口。东乡县民族博物馆不仅是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协会理事单位,也是东乡县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近年来,该馆一直持续深入开展文化服务工作,并积极更新展示手段、方法,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使博物馆真正成为文化惠民的“大众舞台”。(记者 罗东升 祁子翾 见习记者 靳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