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齐发力 携手奔小康
东乡县——湖里区扶贫协作成效明显
去年以来,东乡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重要论述精神,把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加快脱贫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和重要支撑,紧紧围绕“六大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方位加强县区两级对接联系,优机制、强保障,聚合力、促攻坚,不断深化在基础建设、产业扶贫、劳务输转、人才培养、结对共建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双方帮扶协作层次稳步拓宽、帮扶成效更加凸显、纽带联结更加紧密。
一是深化交流互访,帮扶协作无缝对接。坚持把加强交流互访、畅通协作机制作为深化县区两级扶贫协作、推动帮扶工作抓实见效的重要前提,着力构建沟通顺畅、协调联动、高效务实的帮扶协作机制。按照“东乡所需、湖里所能、协作见效”的原则,经过双方反复对接、深入交换意见,研究制定了《东乡县2019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方案》《东乡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周会商月调度季分析”工作制度(试行)》,细化量化了目标任务、考核指标、责任体系、推进举措,为年度目标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同时,严格落实“一周一会商”、“一月一汇报”、“一季度一分析”制度,加强互访交流,强化动态研判,及时跟进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共同会商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不断提升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精准度。围绕破解脱贫攻坚短板问题、推介“中国光彩事业临夏行”招商引资项目等重点工作,双方开展县区党政领导互访3次,湖里区各个层面共有170多人次到东乡县对接工作,建立了沟通互动的良好机制,为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帮扶协作提供了良好保障。
二是强化基础保障,资金投入精准聚焦。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紧盯制约脱贫攻坚成效影响面最大、问题最集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以“3+1”清零为重点、民生改善为根本,加大投入、靶向发力,精准实施了一揽子“见物见人见成果”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教育扶贫方面,落实帮扶资金5467万元(第二批教育帮扶资金5000万元),实施11所寄宿制学校、4所改扩建学校、设备购置、740名困难家庭学生资助等项目,有效解决了偏远山区孩子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饮水安全方面,落实帮扶资金2460万元,整合用于6个乡镇自来水管网改造提升,解决21个行政村5062户2.6万人的供水不稳定问题。健康扶贫方面,落实帮扶资金1140万元,实施1所卫生院、30所村卫生室等项目,为乡村配置云巡诊车、签约服务一体机、远程诊疗一体机等设备,特别是创新试点微医互联网医疗健康扶贫平台,打造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平台,有效破解农村医疗最后一公里难题。住房安全方面,落实帮扶资金850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使142户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稳固的新房。道路建设方面,落实帮扶资金1539.2万元,实施贫困村道路硬化和改造提升24公里,解决了1801户9452人的行路难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落实帮扶资金38万元,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贫困残疾人康复器具项目,极大地改善了90名残疾人生活条件。农村环境整治方面,落实帮扶资金116万元,用于29个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整治贫困村环境脏乱差,美化亮化居住条件。
三是优化人才支撑,培训交流扩面提质。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东乡更好发展的长远之策,紧盯民生热点难点和发展堵点痛点,充分发挥厦门市湖里区平台多元、人才密集的优势,通过干部互派、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等方式,切实加大能力培训和人才支援力度,不断深化两地教育、医疗、干部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协作,双方互派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挂职锻炼和交流培训常态化经常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果。2019年,县上选派2名科级干部到湖里区挂职,组织87名干部、教师、医生到厦门市湖里区开展业务培训和跟班锻炼;湖里区累计落实干部培训帮扶资金45万元,选派3名干部到东乡县挂职锻炼,16名教师、10名医生、3名农业技术人员、2名文旅人才、2名科技人才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工作,在强化智力支撑、助力教育发展、提升医技水平、实施科技兴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突出产业带贫,优势资源双向互补。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造血功能、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结合“四带六片区”发展布局和“3+N”产业体系,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地开展产业扶贫协作,不断提升全县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有效破解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难题。龙头企业牵引助力,充分发挥湖里区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平台,先后引进东乡县湖里产业运营有限公司、东乡县东西协作美佳雨具有限公司、东乡县爱福现代农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和雨伞生产工作,仅东乡湖里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就完成销售额1236万元,带动贫困人口1666人。奖补政策撬动发力,立足传统产业规模不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的实际,因势利导,加大扶持,不断提升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2019年厦门市湖里区落实产业帮扶资金3119.8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发展村集体经济、注资合作社等方式,积极推进种养殖、扶贫车间、光伏发电、消费扶贫等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新建扶贫车间20家,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50人。优势资源互补聚力,紧密结合县内劳动力丰富和厦门市用工短缺实际,县上深入动员、培训铺路,湖里区牵线搭桥、介绍用工,实现人岗对接、资源互补。落实“深度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框架内开展交易”政策,2019年省上下达东乡县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调出任务数为1500亩,实际完成面积为1538亩。
五是动员奖补并重,劳务输转稳中有升。把解决贫困人口稳定就业作为东西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用工信息,动员企业参与,实现人岗对接,保障稳定就业。2019年,湖里区先后6次组织厦门睿和电子、华联电子、同致电子、立达信光电、多喜乐、绿百合、港务集团、亨国精机等企业到东乡县开展专场招聘会,企业提供岗位1446个,定向招聘贫困劳动力。采取务工奖补的措施,向厦门输送贫困劳动力444人;第三地输送建档立卡户劳动力309人;就近就地就业1269人,预计月人均务工收入3000以上。同时,扶持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完成汽车驾驶培训650人。
六是五级结对攻坚,帮扶层次拓展延伸。积极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完善相关帮扶措施,落实结对帮扶协议内容,优化湖里区街居、国企结对帮扶贫困村方案,调动湖里区社会各界参与结对帮扶工作,积极构筑“县区结对、镇街结对、村居结对、村企结对、村社结对”的“五级结对”大扶贫格局。目前,湖里区5个街道结对5个贫困乡镇、36个社区结对39个贫困村、76家企业结对92个贫困村、10个社会组织结对9个贫困村,签订结对协议133个村(10个社会组织与9家企业共同结对9个村),落实结对帮扶资金2395.82万元(含镇村结对500万元)。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稳步推进,已完成培训91人,培训成功37人,带贫人口175人。
七是加强统筹监管,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把做好项目储备作为帮扶项目落地实施的前提,狠抓项目前期谋划工作,帮扶资金集中用于贫困群众增收,住房、饮水、教育、卫生条件改善,道路建设等方面,确保项目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投放,发挥最大效益。严格落实资金监管责任,按照“谁管项目、谁用资金、谁负主责”的原则,对项目实施、招标采购、验收报账、公告公示、监督问责、绩效评价等项目实施全过程、各环节进行规范监管,通过扶贫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东西协作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实行项目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提高资金安全使用效率。加强资金规范管理,制定了《东乡县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修订)》,把东西协作资金纳入县级预算管理,专款专用,县扶贫办配备专职财务人员,负责审核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报账资料和原始凭证,做到拨付有依据、账目清楚。2019年,厦门市、湖里区两级共计援建财政资金14775万元,其中第一批下达资金7775万元,已拨付7303万元、拨付率93.94%、报账率92%。第二批7000万元资金9月份下达,但我们通过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跟踪督办等措施,拨付率达到了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