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生活便利,也催生了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互联网+服务业”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十二五期间”及“十三五”以来,面对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东乡县委、县政府转变观念,创新方式,加快推进新型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互联网+服务业”在引领转型发展、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不断夯实基础,积极培育经济社会增长的新引擎。一是提升服务水平。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县级行政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平台,实现了以政务大厅为中心,联接县公安、工商、民政、国土、残联、锁南镇6个分中心的县级行政审批与电子监察网络,全县政务服务与互联网融合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共享公共信息资源、提高办事效率提高了保障,极大的便利了群众办事。今年截至目前,开展行政审批事项128项、便民服务事项22项,接待8273人(次),办理事项8273件,办结率100%。二是完善电商平台。投资120万元建成了县级电子商务中心,积极引导群众、企业搭建以“山味、土味、美味、特色”为主题的东乡特产电商交易平台和网点,目前,已入驻企业7家、网点40个,并建立了微信销售平台,东乡民族特色用品、农副土特产品实现了网上销售,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三是提高管理水平。为提升网商管理和农民运用网络获取技术知识的水平,通过专家授课和现场演示等方式,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引导更多企业和群众发展电子商务。目前,全县培训900多人(次),为纵深推进发展“互联网+服务业”奠定了基础。
由于东乡县“互联网+服务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用发挥远不够充分,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认识不够。大部分群众和很多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了解不够,认为投资风险大、周期长、维护难,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二是人才匮乏。县内专业电商人才奇缺,高端电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是空白。三是配套设施落后。物流、网络、支付、安全认证等电子商务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全县电子商务的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服务业”快速发展、均衡发展,下一步,将按照“十三五”规划,狠抓“互联网+服务业”建设。一是积极宣传电商发展理念,提升广大群众和企业对“互联网+服务业”的知晓率,真正实现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融合发展、线上和线下互动发展;二是加大对电商从业人员的培训,引进、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与技术人才;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扩大乡村电商平台和电商服务点覆盖范围,不断完善网络平台销售配送服务功能。四是加大网络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网络运行率,大力发展全县“互联网+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