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碧桂园集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立足东乡实际,深化结对帮扶工作,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持续推进了以党建、产业、教育、就业扶贫为主要内容的“4+X”扶贫模式,有力助推了东乡脱贫攻坚。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多形式提升致富带富能力。突出党建在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五项抓党建促脱贫行动。碧桂园与东乡县3个乡镇开展党建共建结对活动,举办3期100人次参加的党建共建暨短期体验式调研学习活动,组织县乡村干部参观考察碧桂园扶贫乡村建设,并在东乡寻找“老村长”充实到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队,开展宣传引导、励志教育、典型宣讲等精神扶贫工作。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党建扶贫活动,进一步拓宽了乡村干部的眼界和知识面,提升了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是狠抓产业支撑,多渠道拓宽群众增收路子。立足东乡县产业发展现状,依托碧桂园集团地产主业以及旗下苗木公司、社区连锁店、农业公司、酒店集团等优势产业力量,为发展“两羊(洋)和刺绣”等东乡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多方面的帮助支持,想方设法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不断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特色种植产业方面,投资200万元对7个乡镇32个村26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马铃薯籽种,扩大种植面积;联合央视拍摄公益扶贫广告,宣传东乡马铃薯,提升对外知名度;积极牵线搭桥,使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广东知名食品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发马铃薯系列食品,加工生产包装销售马铃薯月饼、饼干、薯条等,不断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截至目前已收购马铃薯3000吨、精品包装出售3573盒。在唐汪镇流转土地144亩,发展集约化、规模化花卉苗木基地,目前种植花卉40000株,累计发放土地流转及青苗补偿款63万元,吸纳建档立卡户就业64人。羊产业方面,碧桂园集团成功举办第二届“爱在东乡”慈善晚宴,认购了10186只东乡羊,通过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及养殖户实现增收,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收购、屠宰及发货。刺绣产业方面,联合妇联举办妇女刺绣技能培训班2期200多人参加,全年共采购东乡刺绣产品8200余件、约30万元,同时与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深化合作,邀请知名设计师开展刺绣设计、产品包装、品牌打造等。
三是加大教育扶贫,多途径改善教育办学条件。立足东乡县基础教育条件薄弱的现状,碧桂园集团突出教育扶贫扶智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根本性作用,通过帮建学校、设立助学基金等举措,有效改善了东乡县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在2018年投资1700万元建成龙泉学校教学楼、寄宿楼基础上,2019年实施了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在内的塑胶操场、排水系统等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硬件设施。联合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投资3亿元在沿洮河经济带新建占地150亩的国强职业技术学校,目前综合楼已封顶,教学楼、宿舍楼等单体建筑即将封顶,正在开展招生宣传等工作,9月份投入使用,可满足2500名贫困学生免费接受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施“碧桂园•光华助学金”捐资助学计划和“碧桂园爱尔眼•呵护您的心灵之窗”青少年近视防控计划,为955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310万,为760名学生开展视力检查、科普讲座。
四是突出就业增收,多层次提升群众发展能力。结合贫困群众意愿,利用碧桂园集团庞大的产业链优势,有针对性对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多层次提升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针对有劳动力缺技术的贫困人口,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或送教下乡等形式,联动下属物业公司、酒店管理公司、建筑公司、零售公司以及合作伙伴,协调联系就业岗位;针对不愿外出或只能就近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人口,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开展新技术推广和生产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增收。同时,培养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协助农产品商品化,帮助农村产品通过互联网等平台销售。目前已衔接碧桂园顺茵绿化公司、苗木花卉基地定向招聘47人,对25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举办3期“青创10万+”碧桂园返乡扎根创业青年清华大学研修班,扶持创办合作社、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