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年来,我州涌现出了一批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精神,为我们这个时代树立了榜样。前不久受到表彰的全州第二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崔延科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代表,他多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无私做奉献,真情为他人,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创新思路,带领乡亲们走科技致富之路,谱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篇章。2009年他被共青团永靖县委评为“永靖县青年勤劳致富带头人”;2010年他被共青团永靖县委评为“全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同年10月他被永靖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第二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2012年被评为“临夏州第二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入围全省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
在永靖县采访春耕备耕工作间隙,记者在县城一茶馆采访了刚刚受到州上表彰不久的崔延科。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向记者讲述了二十余年来他所的看起来很平常,却非常不简单的事。俗话说,一个人做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1990年春节期间,东乡县河滩镇的韩某前往刘家峡办事,途中与他人发生口角,被人砍伤,身无分文的韩某被送到红柳台卫生所治疗,当时任红柳台卫生所负责人的崔延科给他进行了免费救治,并在卫生所住院治疗1个多月,临走时还给了韩某200元的路费。
2008年7月,10多名高中毕业生利用暑假之际,从兰州骑自行车去刘家峡游玩,其中骑在最前面的一男一女两名学生骑的赛车由于车速过快,在国道213线三条岘乡附近不慎滑出路面,二人均受伤,而出事地点在一弯道,不容易被人发现,此时正预赶往兰州的崔延科发现公路上有很多血,他想可能发生了事故便立即下车。一下车他看到两名学生裤子都已擦破,一名女生已昏迷,男生痛苦地呻吟着,两人血流不止。他毫不犹豫将两名受伤学生抬上车返回县城,及时把他们送往县医院救治,并垫付了押金。救治中那名受伤的男生被缝了30多针,医生告诉崔延科要是再迟半小时送来,就有可能失血过多而死亡。随后,崔延科又通过查阅两名受伤学生的手机联系到了他们的家长。闻讯赶来的男生家长一开始以为是崔延科开车碰了自己的孩子,态度很不友好。该男生听到后留下了泪水,由于不能说话,就用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骑车摔的,叔叔救的”的字样。至此,男生家长方才转变态度,连声表示感谢,还拿出5000元钱给崔延科,但被他谢绝了,当年春节,该男生和父母专程来到永靖给崔延科拜年。采访中,崔延科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孩子在北京电力大学上学,逢年过节都会给自己打来电话问候,像个亲人一样。
2010年6月,东乡县河滩镇韩某因乘船琐事与人打架,致使头部受伤,崔延科让他在自家的保健站治疗一星期,承担费用200元,还给了300元的车船费;信用社门口不足100米处拾到了遗弃的女婴,送往乡政府;水检所门口碰见了摔伤的本村学生崔金明、崔龙龙,又往医院急奔……像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至少10多件。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英雄精神。
崔延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时代篇章,赢得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民族日报》《甘肃日报》《兰州晚报》等新闻媒体也对其事迹及时进行了报道。红柳村属刘家峡库区移民村,是典型的贫困村,三社中巷道至四、五社大巷道非常狭窄,凹凸不平。作为红柳村党总支副书记的崔延科,积极带头捐
资3.5万元,想方设法筹措资金4万元,拓宽硬化了这条路。红柳村村民文化生活单调,信息闭塞,在崔延科的积极倡议下,该村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红柳村文化广场。现在,文化广场上有篮球场、足球场、活动室、戏台,村民们在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接受文明的教育。在他的身上体现了牢记宗旨、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
崔延科英勇救人的事迹见报后,永靖县广大干部群众被深深感动,对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表示深深的钦佩。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虽然不认识崔延科这个人,但听说过他多次救人的善举,也看过有关崔延科的报道,能一次又一次在他人生命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不图回报,伸手援救,真是了不起的举动,这种精神品质很令人感动,这不仅是永靖的骄傲,也是整个社会的财富。
有人说,不是每一朵花都能代表爱情,但是玫瑰做到了;
有人说,不是每一种树都能耐住干渴,但是胡杨做到了;
有人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见义勇为,但是崔延科做到了!
一名质朴的乡间汉子,用平凡而伟大的人格,一次次为了那些陌生人,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里展现出“侠义者”的英雄气概!面对这个“侠义者”,任何的语言都是苍白的,任何豪言壮语都诠释不了“侠义大者”的英雄气概。在危急关头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举动源自内心品质,一个英雄的真正品质! (李斌 梁永吉 罗玉珍)
上一篇:“唐汪精神”的一面旗帜——记唐汪回民小学第一位大学生唐国璠 下一篇:临夏州第二届道德模范名单